春耕:坚决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_新闻资讯_爱游戏开户app|爱游戏体育官网下载|爱游戏网页登录入口官网 
 来源: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5-04-02 07:20:34 浏览次数:1
春耕:坚决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4年全年粮食再获丰收,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从成立初期的2000多亿斤,到2024年突破1.4万亿斤,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的历史性转变,又向“吃得好”“吃得营养”转型,数量、质量和营养水平逐步提升,为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列入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释放出我国格外的重视粮食生产的鲜明信号,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增添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国有14亿多人口,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500公斤粮食的占有量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标准,做到了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取得这一成就的最最终的原因在于有习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精神的科学指引。

  2024年3月19日,自走式无人植保机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的无人农场进行除草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当前,我们国家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保障粮食安全。在粮食安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新时代以来,习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无论是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还是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无论是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还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1号文件,都对耕地保护作出明确要求,其目的是坚决守住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要全方面提升数量、质量、生态相结合的耕地保护效能。一是稳数量、强监管。要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理,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统一管理,确保占一亩补一亩,确保耕地补足补优,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二是提质量、优布局。目前,全国已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为确保农田建设高质量和利用可持续,要把资金投向、建设重点聚焦到田内,统筹好排灌设施、田间沟渠建设,实际做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加强耕地治理修复,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特别是要把黑土地保护好,使之成为耕地保护中的“优等生”。三是优生态、惠民生。对于“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非农化”问题,要抓好持续整治、露头就打,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对耕地“非粮化”需要整改的,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作物生长周期等,设置必要的、合理的过渡期,绝不能出现拔苗砍树“一刀切”。要统筹耕地保护和乡村生态治理,坚持以水定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通过科学规划再现乡村美景。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也在科技。当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3%。在春管春耕一线,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北斗导航翻耕机,都成了种粮好帮手,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催生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犁地不用牛,种地不跟耧,浇水不拿锨,喷药不进田,收麦不带镰,晒麦不用场,卖麦不用忙。”这首当下农村流行的新农谚正是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作物育种、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仍存在差距,部分核心技术亟待突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关乎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科学技术创新真正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农机装备要锚定智能化高端化。我国在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领域仍存在短板,要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战略层面要强化顶层设计,深入研究谋划有关战略规划,集中各方面资源力量加快补齐智慧农业突出短板。从政策层面要加大对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传感器、芯片、算法、模型等攻关,围绕智能监测、精准作业、农业机器人等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深入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推动相关技术装备不断突破并加快落地。从实践层面要及时总结宣传智慧农业的典型经验和先行先试创新做法,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智慧农业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智慧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为目标,构建战略科学家、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为主体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农业科学技术人才梯队。完善农业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服务保障措施,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动力,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对农业人才培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营造尊重农业人才、崇尚农业科学的良好氛围。

  2024年10月19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格球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区一烘干企业,铲车在倒运玉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陆文祥摄)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上,生产、流通、存储、加工以及消费所有的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保障粮食安全,须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节粮减损无异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大力开展“光盘行动”,推进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取得积极进展。但是,粮食损失浪费问题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节粮减损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从全链条、全领域出发,加快构建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方面推进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要充分的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力量,抓住供给侧关键环节,强化全链条粮食减损;聚焦消费侧重点领域,纠治餐桌上的浪费行为;培养健康适度饮食上的习惯,推进全口径食物节约;深化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全民节粮意识,通过持续努力和全民参与,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端稳端牢端好中国饭碗,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为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最新新闻



爱游戏体育官网下载

爱游戏开户app

爱游戏开户app成立于2010年12月,是温州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之一,注册资本金50亿元。 爱游戏体育官网下载主要承担我市粮食供应、农副产品供给配送、专业市场运营、会展经济、民办教育产业发展等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的业务经营;承担旅游和文化基础设施或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服务。 ....

查看详细

联系我们

地址: 温州市瓯江路展银大厦
电话:0577-88198479
手机:4008-199-199